7月6日,由中国水泥协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材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水泥行业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现场交流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山水集团副董事长宓敬田,总经理杨勇正,副总经理于玉川、赵利平应邀参会。
会议由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主持。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巡视员)吕桂新,新疆自治区经信委党组副书记苏国平及全国前50家大型水泥企业领导出席会议。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水泥(建材)协会领导,90家水泥企业领导列席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新疆、内蒙古、宁夏、吉林、青海、江苏、湖南、浙江省(自治区)经信委原材料处领导。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300余人。会议以贯彻落实国办34号文件精神,去产能补短板,推自理强自律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供给侧改革,建立去产能退出机制、全面推行错峰生产以及大企业间产能互换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会议达成诸多共识,对促进水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巡视员)吕桂新,用数据指出近年来全国水泥行业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水泥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即认清当前水泥行业形势;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办34号文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和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彭建新发表讲话时分别强调,行业内各企业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办34号文件要求,加强区域联合重组,反对不正当竞争,与行业有关部门、协会及行业同仁一起全力打好此次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攻坚战。新疆建材行管办主任、建材协会会长吕志坚做了新疆水泥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经验介绍。新疆建材行管办副主任、新疆水泥协会会长孙存稳做了《新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转型资金筹措和使用办法》情况介绍。
山西水泥、熟料总产能严重过剩,产能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在山西,冀东、华润、金隅、中联、山水5大集团的熟料产能占全省的44%。但是生产线相对分散,在区域内很难形成控制力。
3月25日,在山水集团的主导下,在太原市召开了晋陕旋窑企业联盟会议,拉开了山西省水泥市场协调的大幕,3个月来成果显然:一、成立了5个分会分头推进协调工作,水泥和熟料价格回升明显。二、建立例会制度。三、参与协调企业缴纳保证金。四、成立督查大队进行市场监察。五、组织企业停窑限产。六、细分固化客户。七、争取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支持,积极推动政策出台。八、对于协调难点重点突破。九、密切联动河北、河南市场。
宓敬田表示,在市场需求整体疲软、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行业协调发展是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利益目标的唯一出路,也是响应中央号召实现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水泥协会组织召开此次会议对落实国办34号文件制定行业去产能目标,建立产能退出机制以及全国范围内推行错峰生产,意义重大。通过此次会议,真诚地期望今后与各相邻省市的行业领导和企业同仁们继续加强市场协调联动工作,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动,不断落实国办34号文件,为顺利推进水泥行业调结构增效益,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乔龙德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国办34号文件出台,表明国家重视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并为建材工业解决当前的矛盾和问题指明方向,给了水泥行业方向上的指引,政策上的方向,工作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乔龙德要求,会后中国水泥协会和大企业共同,尽快研究逐条落实34号文件内容,形成行业建议,推动政府部门出台实施细则,加快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真正实现水泥行业的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
当日下午,按照东北内蒙大区、西北西南大区、长江流域大区、华北地区、新疆区的划分围绕会议中心内容的落实和大区间的市场协调与行业自律等内容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