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水泥行业熟料价格快速上涨,且高于水泥成品价格,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价格倒挂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价格倒挂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有助于行业内部重新“洗牌”。在水泥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的大格局下,应运用好政策工具,防止新增低端熟料产能“赚快钱”,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熟料生产成本中煤炭占50%-55%,今年煤炭价格相比于2015年涨幅超过30%,直接推动了熟料价格上涨。”江西高安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多家国内水泥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度报告也提到,原燃材料上涨,尤其是原煤价格飙升,使水泥熟料综合成本上升明显。
“错峰生产”和环保督查等措施压减了熟料供给,也推动价格上涨。“去年因‘错峰生产’政策,以及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停产整顿,北方地区熟料产量减少约25%。”江西水泥龙头企业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尚文说。
同时,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今冬采暖季,“2+26”城水泥行业将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这将进一步压减熟料产量。
而大型水泥企业主动管控产能也是熟料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
“只有控制熟料产能,才能避免无序价格竞争,促进水泥健康发展。”江西赣江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道俊等人表示。以往,有熟料窑的水泥企业为充分利用产能摊薄成本,大量向小水泥粉磨站低价供应熟料,拉低了整个熟料和水泥市场价格。目前,通过管控供应提高熟料价格,以保障企业利润,逐渐成为大型水泥企业的共同选择。
“目前,长江中游地区熟料价格每吨340元到360元不等,水泥320元/吨左右。”央企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副总裁汪东顺说,今年七八月淡季,倒挂现象最为严重,最低时水泥只有160元/吨。即使在当下的南方地区水泥销售旺季,部分地区水泥进行了价格调整,但倒挂现象仍然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熟料价格上涨后,将给水泥行业带来内部“洗牌”机会。
依靠加工熟料生产水泥的小粉磨站被业内称为“开关厂”,也即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开工生产,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关停歇业。随着熟料价格不断上扬,这些小粉磨站压力明显增大。
江西樟树顺达水泥公司是家小粉磨站,年产能约60万吨。公司负责人柯国圣说,省内大型水泥集团的熟料基本选择自产自销,从邻省湖北购进熟料成本达380元/吨,而水泥出厂价仅为330元/吨左右,相差近50元。如果熟料价格一直下不来,将选择暂时停产。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在江西,类似樟树顺达水泥公司的粉磨站有近100家,它们的产能近2200万吨,约占全省实际产能17%。
相比之下,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则对熟料价格上涨持积极态度。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东顺介绍说,过去水泥行业饱受恶性竞争之困,“开关厂”生产水泥时,产品品质、环保等方面均难以完全达标,加上用工成本低,直接拉低水泥价格。“大企业即使想转变发展方式,也会受限于成本和市场压力。”
熟料价格上涨,为行业结构调整和大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机遇。目前,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延伸产业链,筹划整合下游粉磨站;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也计划进行结构调整,布局特种水泥、提供高端定制服务等。
随着水泥行业逐渐进入传统旺季,水泥价格正在追赶熟料价格,是否会对下游建筑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朝晖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熊震洪表示,在基建工程领域,1平方米建筑造价约为1200元,水泥成本约占6%,目前水泥价格涨幅对建筑行业成本影响不大。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水泥产能总体过剩,“小散乱”水泥粉磨站企业多。政府应根据当下市场的新变化,运用好政策工具,加速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一位水泥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全国水泥行业年总产能超过30亿吨,需求量只有20亿吨左右,总体上还是全时段、全区域过剩。但尽管产能过剩,行业内存在违规产能等量置换、“批小建大”等新增熟料产能现象。
汪东顺表示,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地方政府应该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杜绝违规审批新增产能项目现象,限制熟料产能扩张。
亚洲水泥(中国)控股公司执行董事张振崑等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政府有必要继续鼓励生产规范、环保达标、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仍在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标号水泥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
除严格防止新增产能外,一些企业负责人同时建议,应通过宏观调控,规避水泥价格大起大落。水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已大幅提高,但受无序价格竞争等原因影响,淡旺季的水泥价格落差较大,影响行业整体效益。
记者了解到,在辽宁、山东等水泥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正探索通过成立联合销售平台公司的方式破解“价格落差”之困,取得一定成效。汪东顺等人建议,在水泥市场需求淡季,将“错峰生产”的限产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
来源:经济参考报